化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守信得益失信惩戒金融绿洲良性循环南方新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根治吗 http://pf.39.net/bdfyy/zjdy/190516/7143439.html

年,本外币存款规模首破亿元,金融总体规模位居粤东粤西粤北12市首位,截至年11月末,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65%,存贷比首破70%,达73.96%。以往一些金融机构不愿进入的湛江,正在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吸金”能力——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银行正摩拳擦掌拟在该市新设分支机构。

可喜的变化与刚完成的农信社改制有关。此前,湛江因金融生态环境短板,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地方分支机构的授权额度,也影响了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而随着改制推进的“逃废债”清理惩戒及制裁诉讼失信行为,湛江形成了诚实守信的金融氛围,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伴随着全省农信社改制,金融生态重塑在各地悄然发生。

●南方日报记者黎华联

从“不愿还”到“主动还”

打击逃废债、压降不良贷款是农信社改制的关键环节。部分欠款人从“不还钱”到“主动还钱”,是伴随广东农信社改制过程发生的现象。

“农合机构的欠款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借款人思想上存在主观恶意,集中体现为外出逃债、倒闭甩债、直接赖债、三角债、攀比欠债等现象,并且呈现一定程度的蔓延趋势,导致农信系统金融诚信环境得不到好转。”一位在农信系统工作多年的高管表示,信用环境差,拖欠贷款者甚至形成“银行的钱只要借得到,就不用还”的固有认识。

农信社的情况是当地金融大环境的缩影,社会诚信环境缺失的更深远影响是让区域金融业发展产生了“坏土壤”——银行“惜贷”“惧贷”,机构不愿意投资。农户、小微贷款深陷“逢贷款必抵押、控风险不敢贷、无动力不愿贷”困境,资金需求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缺乏动力。

不良贷款不仅关系农合机构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提升,更关系到金融生态环境和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改制要真正成功,除了各项指标达标外,更应为农信发展重新培育出好“土壤”。

伴随此轮农信社改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曝光、公检法联合打击逃废债,对金融失信行为形成高压的社会监督氛围;各农合机构利用金融知识宣传、下乡服务等契机,向百姓讲解贷款逾期不还的严重危害,宣传个人征信重要性。广东农信系统逐步建立清收不良贷款的长效机制,保证信贷业务始终在良性轨道上运行,在全社会营造了欠贷还钱、有借必还、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改善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全民诚信意识普及

清收不良贷款,是切除信用意识淡薄沉疴的手术刀之一。

广东在全社会开展了一场全民诚信教育,着力建设“欠债要还钱、投资有风险、违规受处罚、守法有回报”的社会环境。部分地区在财*吃紧的环境下,想方设法调配资金,解决“捐赠资产、涉*抵债资产、涉*不良贷款”的决心对全社会起到了表率作用。农信社改制发挥了巨大的对外示范作用,借助改制的东风,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逐渐形成,为地方金融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失信惩戒”的手术刀“刀刃向内”,各农合机构从自身抓起,牢固坚持风险防范优先的经营理念。据省农信联社数据,各农商行(农信社)共立案件,给予*纪处分人,严肃追责内部责任人。

同时,全省农合机构强化对改制机构信贷、审计和风险等制度和科技系统“硬控制”,增强金融人才培养选用和诚信文化建设“软实力”。

内在约束和监督力度也在强化。海丰农商行设立举报投诉箱,便于群众投诉举报基层干部职工工作不力、吃拿卡要及贷款方面出现的违规操作等现象。一经发现,监察委将严肃处理。

在全省范围内,农信系统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廉*纪律教育、谈话家访等方式,积极配合公检法打击逃废债、对问题机构高管问责追责、实行异地任职和交流轮岗,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破”的同时,“立”也在进行。“让信用产生价值”推进了全社会对于征信的重视,比如培育有利于信用扎根的刚性保障机制制度。佛冈农商行配合当地*府进行农村征信体系和农户信用档案建设。清远农商行扩大信用产品应用范围,加强*银企三方对接,完善相关融资主题信用评价体系,推广使用省中小微企业信用和融资对接平台、“粤信融”融资对接平台等,贯通信息链条,实现银企、银农融资有效对接。

实体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

改制悄然带来金融生态环境新变化。

乡镇*府履约意识明显提升,老百姓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和珍惜,对个人征信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信用环境的改变从农信系统扩展到全金融系统。

农信社改制让湛江意识到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不仅影响城市信誉,还影响商业银行对地方分支机构的授权额度、企业融资以及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此湛江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印发了《湛江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推动地方金融信用建设,湛江设立金融生态办,与各县(市、区)*府、各市直单位、纪委监委联合行动,清收涉*涉公不良贷款,规定公职人员不良贷款均由借款人所在单位直接约谈借款人,约谈无效的报当地纪委监委备案。

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让湛江获得更多金融支持。改制前,湛江全市存贷比只有50%;改制后,湛江市存贷比提高到68%。不断改善的金融生态环境,让湛江成为金融发展的洼地,增强了地方发展后劲和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改制后的农合机构提供了“新土壤”。截至年6末,佛冈农商行各项存款97.62亿元,比广东农信新一轮改革启动前增长69.19%,市场占有率达到48.58%。各项贷款60.56亿元,比广东农信新一轮改革启动前增长58.83%,市场占有率达到46.54%。

银行机构的惜贷做法也发生改变。年原化州联社贷款余额为负增长5.7亿元,年化州农商行正式挂牌后,贷款余额为净增长3.5亿元,年9月末贷款余额净增长10.3亿元。此后,该行新增贷款逐年上升,年达到了25.87亿元,新增贷款不良率逐年下降,由年的0.06%下降至年的0.02%。

金融供给增加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的活跃。今年,湛江市市场主体注册量呈两位数增长,已形成“银行敢贷款、机构愿投资、企业有信心”“金融需要实体、实体反哺金融”的良性循环。

数据

各地成立专项小组梳理信贷档案、甄别不良贷款、“一社一策”制订清收方案,大力打击恶意逃废债、银行骗贷行为,“抓一批、惩戒一批、问责一批”,各农商行(农信社)共立案件,给予*纪处分人,严肃追究内部责任人。

记者手记

“怒目低眉”间

打造信用良性循环

农信社“变身”农商行,要防止“走老路”、改革“回潮”,无疑要改变制造不良的土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首先,*府需要带头讲诚信,培养履约意识。本轮广东农信深化改革,各地*府带头真金白银清欠历史欠账,也让农合机构是本土法人银行,农合机构成于地方、利于地方的理念深入人心。

其次,机构层面加大了对不讲信用、恶意逃废债等现象的治理,扩大了信用覆盖面,并以此作为获得贷款的凭据,有效防范信贷领域的失信行为发生。

最后,增加地方金融供给。改制中,既有“*马甲”的催收人员穿街过巷维护金融机构和存款人的利益,也有信贷人员沉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为“三农”输送金融活水。让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既有“金刚怒目”的失信惩戒,也有“菩萨低眉”的守信激励。各地也增加了向县域和农村延伸的触角,包括各种线上业务及线下各类金融服务点等,既让改制的利好惠及实体经济,也让实体经济反哺金融巩固改制成果。

各地市在农信社改制过程中,总结出金融生态环境是竞争力的经验,实实在在体验到“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的道理。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蹴而就之事,仍需要金融生态环境的多个领域不同部门相互配合、积极推进、久久为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