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首届萝村古村落千年荔枝文化节容山脚下名村望族 [复制链接]

1#

桂东南第一高山大容山脚下,深藏着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名村,她就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首批广西历史文化名村—广西北流市民乐镇萝村;在萝村居住的陈氏,更是世代书香、藏龙卧虎,因其名门望族而传颂岭南大地!

千年古荔,岭南王者

当你步入萝村,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根深叶茂、苍翠挺立、通天拔地的古荔枝树群。据村史记载,萝村古时共有近20个小荔技园和一个大的百果园,有荔技超过千株。目前保存下来的还有十园(岭头园、大园、樟山园、宁屋园、副业场园、东北门园、云山寺园、新兴塘园、指月楼园、良田园)、三环(环良田塘、环良田古民居、环绿田居)布局的荔枝。这些荔枝园,除了考虑风水布局、优化环境、享用果实之外,还赋予了一个文化使命:一是树下授课、读书,师徒其乐融融;二是以“荔枝”作“励志”,教育子孙从小立志;三是筹款,把荔枝果实卖出去,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以及资助赴京城赶考。

萝村陈氏自古至今文脉长盛,英才辈出,世代冠缨,成为北流第一书香望族,跟萝村人自古至今勤耕苦读的精神、荔枝(励志)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

目前,萝村保存下来的古荔枝共有棵,其中达到年树龄的3株,-年树龄的47株,-年树龄的98株。国学大师陈柱故居后面有一株最高最大的荔枝树,高近30米,树冠近20米,身躯要有5个成年人才能合抱,全村各处都能看到他高大的身影,仿佛为全村遮风档雨。它是萝村荔枝的“千树之父”,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成为当之无愧的“岭南荔枝王”!在全国范围内,像萝村这样古荔枝树树龄这么高、数量这么多、种植范围这么集中、保存这么完好、生长状况这么旺盛,是绝无仅有的!年,美国耶鲁大学植物学博士艾伦专程来到萝村,在他全面了解了这批古荔枝树群后,作出这样评价:“这是人类珍贵的植物财富,这是一个数百年前品种的纯净荔枝基因库,这是一群绿色活化石”!

一直以来,“岭南荔枝王”也是萝村人心中的“树神”,视它为创造了萝村辉煌的历史文化的先辈们的身影,满载着村民、游客的敬畏。每逢村民求子求孙、出门远行、仕场任职、科场赴考等人生大事,都会来到“神树”下面,向自己心目的“树神”、“先祖”奉上心愿,祈求保佑愿望实现!传说萝村的优秀才子进京赴考,带上用“状元井”水泡的茶,再向“神树”祈求保佑,总会逢考必中,返乡后茶水仍未变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萝村共有42人参加 入朝作战,入伍出征前这批战士或是其亲人均向“树神”祈求保佑自己奋勇杀敌、战地平安。他们入朝后全部参加了前线战斗,为国杀敌,累立战功。战争结来后,42人平安回乡,无一残废……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源溯天台,派衍勾漏。萝村陈氏历史展现着近千年岭南文化发展史,著名典籍《明史》、《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及《广西通志》等都有萝村人事记录;萝村陈姓的历史传承可以追溯到宋时代。萝村陈姓始祖陈楠,原籍浙江省台州府天台县,南宋举人、进士,宋元年间任为北流县尹,因慕勾漏胜景而落籍北流,至今近年,传承至30代。

“有日北流城,有日萝村陈”。自古以来,北流民间一直广泛流传着一个历史掌故:萝村陈姓始祖陈楠落籍北流后,在圭江河畔号称“犀牛宝地”的现市*府大院内建成屋宅并安居乐业。历经几个世代之后,逢当朝皇帝派国师巡视民间至北流,国师觉得当时建在印塘古城村的县衙不吉,须择地重建,并相中陈楠后裔居住的“犀牛宝地”。经与陈姓族人商议,国师遂择今萝村作为陈姓族人迁居地。传说国师回京并将“换地”一事奏明皇上后,皇帝龙颜大悦,开金口曰:“有日北流城,有日萝村陈”。此后,陈姓子孙依约迁出,只留陈氏祖墓在其中并留存至今(现市*府办公大楼后)。陈姓族人自十四世陈世箴起迁至萝村,逐渐人丁增长,人气日旺,不少子孙考获功名、在京城及各地仕任,或成为文坛、学界精英,名人贤士辈出,蔚成望族,“换地发迹”之事日渐传开。

钟灵毓秀,鸾翔凤集

萝村陈是个书香世家,历代人才辈出,广受称誉。据县志及陈氏族谱记载,自始祖陈楠以来,共出进士3名,举人8名,贡生20人,监生10人,文秀才65人,武秀才11人;历代均有为官者:共出从一品官1人,四品官1人,五品官7人,六品官7人,七品官12人;其中共有京官8人。

萝村陈姓中,官阶最高者为陈绳虬,光绪年间曾任度支部(即户部)库藏司朗中,负责掌管国库储藏。陈绳虬的官职由钦加三品加三级,诰授荣禄大夫(从一品),是北流有记载最大的官。他也是民国国民*府第一届国会议员,获大总统授“文虎”勋章和“嘉禾”勋章。

陈开运,*工保举钦加六品衔,赏戴花翎;陈开来,清员外郎衔分部主事,赏戴花翎;二人与陈鸣冈、陈宗经、陈开第、陈开临、陈开益、陈敬典等8人皆为京官。

陈开谟、陈开熙、陈开运、陈敬承、陈宗昉、陈宗翰、陈宗鲁等7人均为六品以上地方官员。

陈宗昉,同知衔加一级选府经历。现存圣旨载明,同治皇帝因为陈宗昉克襄皇事,深得皇帝赏识,下诏书诰赠宗昉父鸣皋“朝议大夫”;诰赠宗昉母李氏及继母杨氏为“恭人”。同治皇帝为嘉奖宗昉父母养子有功、教子有成专门下圣旨一道,千里迢迢送到萝村,由宗昉族人在克诚祠跪接。目前该圣旨保存完好,珍藏于宗昉后裔手中。

民国时期,萝村陈出了一位国学巨擘陈柱。

新中国成立后,有著名教育家、教育统计学和教育测量学专家陈一百;著名历史学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千钧;英语语言学家,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陈昆才;航天科学专家陈奇妙所长;地球物理学家陈光伟;获一个博士学位、三个硕士学位的美国卫星通讯公司总工程师陈京红;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陈良;美国爱荷华州大学博士,作家、诗人、教授陈乔柏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萝村陈中有知名专家、教授、科学家、诗人、作家、高级工程师等69人;有处级以上*界干部23人,团级以上*界10人,获高级职称的*工师、会(统)计师、高级讲师、中学高级教师等专业人才人;大专以上学生人,获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者28人,留学生29人。

耕读传家,文脉永续

萝村陈自古至今十分重视诗礼传世、耕读传家、文脉绵延,坚守着世代相传的家风庭训。

办学兴教,造福乡邻。萝村陈姓始祖陈楠,迁来北流时即办学堂,开创北流文化繁盛的先河。随后,北流人在各地纷纷建义学修书院。萝村人陈宗鲁,清太学生,咸丰年间曾在乡筑“梅花书室”;后又与另两名邑贤筹资重建毁损的北流最负盛名的“铜阳书院”。宗鲁子陈开帧,清光绪岁贡生,历任北流保卫团局董事、劝学所总董、十里局董事、附城十里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对北流的教育事业“事无巨细,无不历任其劳”。民国《北流县志》云:“陈开帧,字干丞,……年与覃子恒、伍登城等倡建北流中学,为兴办北流教育事业先驱先行者。”陈柱是广西大学筹建委员会委员之一,兼任国内特派员。更对推动家乡及广西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勤耕苦读,家兴族旺。萝村陈氏家族自古就有重视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深谙“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大道理,其中陈柱对子女的教育堪称典范,他常在酒余饭后之际告诫围坐桌边的子侄们要奋发自强、成功需付出加倍艰辛。陈柱有三儿七女,他们自幼勤奋,均有出色表现。人们称誉他们“兄弟姐妹十枝花,出类拔萃皆专家”。陈氏家族迁到萝村后,子孙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将萝村建设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村庄。

著书立说,藏经送宝。萝村陈历来尚德崇文,爱读书。读书是萝村陈最显著的家族文化风气。陈柱更是一位藏书名家,“自谓终身无大志,志欲藏书十万册”。不但在上海寓所有“十万卷楼”,在家乡尚德堂也有一个二层的藏书楼,经史子集,术数技艺无所不藏,康有为曾为其在上海寓所的藏书楼匾额题字:“十万卷楼”。其去世后,他的家属又将他毕生所藏图书赠给了广西图书馆。

萝村陈姓,在著书立说方面令人瞩目:著名国学家陈柱,一生著作余种,著述广涉经、史、子、集四部,其多部国学论著及国学教育理念,对民国时期的文化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国学儒宗唐文治盛赞陈柱“文中之豪杰。”“主盟文坛,孰与争后先。”陈乔柏教授,出版专业著作16部,发表各类文章诗词歌赋等多篇、专业研究论文30多篇;地球物理学家陈光伟,主编出版了六部中英文科学著作,70多篇科技论文;广西大学教授陈汉忠,出版专业著作两部,在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陈良,出版个人专著3部,主编或参编教材30多本,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据统计,出版有专著文集的专家、学者、诗人37人,出版的专著及各种文集、书籍近部。

家风庭训,世代相传。萝村陈氏先祖在明朝后期就制定完善了《家规家训十条》,特别是“忠孝”和“清廉”成为萝村陈氏家族至今坚守的信念和底线。

陈氏族人在不断地繁衍发展,逐渐形成目前的28个支系堂号,各支系堂号也各有自己特色的家规家训。秉承祖训世代永不弃的“尚德堂”陈柱家族宗支,共走出了五代毕生奉献教育事业的出色人才。进士屋先祖陈开元,字梅洲,清道光年间进士,朝廷授牌匾《进士》一块,高悬于大门之上,府第从此众称“进士屋”。进士屋现有后裔近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有56人,其中不少是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名院校学生。

文风长盛,学优则仕。萝村陈氏自迁入萝村至今历经近年16代盛而不衰。究其原因,崇文重学,家风守护是根本。陈姓族人中古往今来有不少可圈可点者。如陈楠之后,二世祖和三世祖陈绍裘、陈对杨均为举人,陈绍裘官至翰林院侍读,诰封朝奉大夫;陈对杨先任广东遂溪县尹,后任翰林院侍读,诰封直奉大夫;四世祖陈文昌明永乐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诰授奉直大夫;此外,五世祖陈鼎和六世祖陈盛祖,先后中举,陈鼎官至广东雷州府训导,湖广永昌县知县;陈盛祖为广东灵山县知县。这是先祖楠公陈世守祠一脉相承下来的,一门六代皆进士、举人,世代书香,人才绵延,通儒硕学。

萝村的陈世守祠第七代陈文山官至广东雷州府官,敕封文林郎;第八代陈显出任湖南省湘潭县,敕封文林郎;第九代陈玉赴任广东信宜县知县,敕封文林郎;第十代陈继宗于明隆庆年间又中拔贡(举人副榜),官至广东化州县知县。至清代,陈开元中进土,虽候选训导未任,后一直致力为族中子弟授课讲学;光绪年间,陈甲超中举人,拣选知县,后任民国众议院初选议员。

新中国后,萝村陈的文风得到很好的传承并发扬光大,其家族仍然是人才辈出。这不但是北流家族文化史上的奇迹,在广西家族文化史上也是个奇迹。

明清古村,底蕴深厚

萝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规模大、风格别致、文物古迹丰富,集古寺、古堡、古屋、古巷、古桥、古井、古树、古画、古风、古韵于一身,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神奇美丽传说的古村。萝村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比较著名的有:

国学大师陈柱故居“尚德堂”:陈柱故居门面很小,但却庭院深深,需进入三重大门经过三个庭院才能看到面向大门的尚德堂正厅。进入尚德堂的第一重大门是个象征性的大门;往前第二重大门才是真正的大门,两旁贴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对联。第三重大门要上几级台阶,门外两旁贴有对联:“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经过第三重大门进入一个地坪,地坪西面有陈宗鲁所建西花厅庭园一套,陈开桢于道光年间又增建两套庭园房舍,名“尚德堂”。现存陈柱故居是“陈尚德堂”中的一套正厅庭院,一厅两厢式平房,东厢房后连接廊房及一座地基高于地面一米余的两层高的藏书楼,厅后有小花园。藏书楼是陈开桢与陈柱最早的藏书楼。正厅是会客厅,门前贴有对联“前垂積荫,后丛高山”,正厅后小花园中有陈柱亲手栽种的从日本带回来的名贵古茶花,称“双飞蝴蝶”。

九厅十八井胪云堂:胪云堂为陈开运府第,陈开运,清文库生,即选府经历,*功保举钦加六品衔,赏戴蓝翎,诰授直奉大夫。钦赐“先斩后奏”大印一方。胪云堂始建于清咸丰癸丑年,三进式四合院,建筑面积m2,绘有精美壁画。紧挨陈开运故居的绿竹居建筑面积m2,是胪云堂的附属建筑。胪云堂和绿竹居合起来计有9间厅堂、18个天井,故称此古宅为“九厅十八井”。

榕城古堡:咸丰、同治年间,匪盗猖獗、社会动乱。榕城堂堂主陈宗翰与其两位兄长陈宗昉、陈宗经遂出巨资“筑堡守御,邻里顿以相安”,筑成萝村古城堡(也称“榕城”)。遇盗贼侵犯之时,全村乡亲入城堡内避难。古城堡始建于清同治壬戌年,包围着榕城堂、树桂堂及锡门祠、克诚祠及薌林祠三大祠堂。

此外萝村还有陈锡门祠--簕竹樑祠堂、陈辅邦祠、陈克诚祠、陈玖人祠等名祠。

人文奇观,岭南称颂

一门四代入县志:萝村陈柱一家的成就,乃萝村文化教育的典范与历史影缩。陈柱祖父陈宗鲁、陈柱父亲陈开桢均为北流教育事业的先驱;陈柱是当代著名国学家、诗人、教育家、史学家;陈柱的长子陈一百是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陈柱一门世代书香,连续四代对地方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成为北流四代入县志的唯一家族。

无锡国专迁萝村办学:抗日期间年5月-年9月,无锡国专曾迁址萝村以辅邦祠及陈宗经故居为校址继续办学。陈宗经,清贡生(京都国子监学生),清道光太常寺博士、翰林院侍读,其府第名为“永康堂”,是一座三进两院式的建筑,始建于道光15年。宗经一门三代都有科举功名,且多为京官。迁至萝村办学时,学生增至余人。当时,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曾在此任教,有冯振(代校长)、王桐荪、蒋石渠、饶宗颐、梁漱溟、巨赞法师、郑师许、陈一百、钱仲联等十多位教授。*宾虹、田汉、竺可桢也曾到校作过专题讲学。

云山寺古钟不击自鸣。云山寺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距今已有近年历史,后来在清雍正及同治年间重修。据光绪本《北流县志》载:“云山寺明崇祯十五年置钟一口,其钟声甚清越,响及三四里远。咸丰庚申年七月二十八日,容匪将至萝村,此钟不击自鸣”,吓退匪盗。此神奇现象,不迳而走,云山寺香火日盛!

国画大师*宾虹在萝村: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北齐”之说,“南*”说的就是“广西山川写真传神”第一人山水画大师*宾虹。陈柱和*宾虹相交于忘年,他曾先后两次促成国画大师*宾虹赴广西讲学,期间陪同大师游览广西名胜,邀请*宾虹到萝村游玩居住、品尝千年古荔枝。*宾虹就此作画数十幅,其中有北流八景、山围八景,陈柱为宾老的多幅桂林山水长卷题跋,这些画作至今已成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传世珍品。

萝村,大容山脚下的璀璨明珠,她以名村、名师、名树、名果,向世人叙说着千百年来历史积淀的萝村故事,等着你来述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