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外地网红在直播中调侃化州太落后谁说广东发达看看化州吧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https://wapyyk.39.net/bj/zxmry/89ac7.html

近日,一个署名“小虎很唬”的北方网红

来到了化州做直播

对化州的印象可谓“大吃一惊”

落后、贫穷、脏乱差

在橘城路

他一路走一路磨磨叽叽

还将拍到的视频放上了网

他说:

实拍广东地方城市

到了化州

彻底颠覆广东经济发达的刻板印象

02:20

这是不是很不符合

很多北方人心目中对广东印象?

从经济差距上看

广东实际上有三个

发达的珠三角

中等的粤东粤西两翼

平原以及最穷的山区

而化州,在广东的经济版图来说

应该只能算中等

为化州正名

化州7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化州人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坚守初心、接续奋斗的光辉征程。

70年来,无数的革命前辈坚守初心、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儿女接续奋斗,化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生活实现由贫穷走向温饱,并逐步迈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70年来,化州坚定不移跟*走,听*指挥。年成立粤西第一家北运菜公司,至年,种植冬季蔬菜已达公顷,总产10.05万吨,营销总收入1.2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北运菜产销基地之一。

70年来,化州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相继获得全国乡镇企业先进县、全国水果百强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和省卫生先进城市、省林业生态城市、省创业先进城市、省教育强市等荣誉称号。

70年来,化州国民经济发展呈现稳步加快增长的态势,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区生产总值由年的1.76亿元迅速跃升至年的.05亿元,突破亿元历史大关,在全省县级市中排名第7位。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大抓产业导向鲜明

工业产业体系日益完善。

年归属茂名管辖以来,化州市工业从乡镇企业的强势起步,到改制企业的活力发展,再到品牌企业的精准提升,工业生产保持了高速增长。

近年来,化州市坚持“工业兴市”“产业强市”,不断创新机制,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民营企业,逐步形成了建材、服装、家具、食品、医药、化工等六大优势行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大力推动农副产品加工、金属制品、医药与健康、轻工纺织(丝绸)、矿产资源加工等产业发展专项计划,新增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61亿元,比年0.17亿元增加了倍。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动力转换,涌现出耀明糖业、中药厂制药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税利超千万元的明星企业。海利集团成功争创广东省名牌产品,海利不锈钢管产品成为茂名县市级目前唯一一家工业类省级名牌产品。

推动现代农业向高质量发展。

70年来,化州立足资源优势,以农立市,农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由传统农业(种植业为主)逐步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多种经营模式转变。近年来,化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建设广东现代农业强市,打造广东南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规划建设万亩田园、万亩茶园、万亩果蔬“三大”产业片区,加快建设罗非鱼、化橘红、番石榴、红橙、*皮、菠萝、杨桃、沃柑、蜜柚、火龙果等“十大”农业产业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公司+基地+农户”等新型产业模式和经营方式不断涌现,形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新格局。

目前,化州市建立了粮食、水产、畜牧、蚕桑、蔗糖、蔬菜、化橘红、水果、林木、油料等十大优势产业和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了“两项示范”——广东省粮食创高产示范县、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四个最大”——全国最大的北运菜产销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罗非鱼养殖基地、广东省最大生猪生产基地、广东省最大粮油种植基地之一,“四个基地”——蚕桑、蔬菜、南药、甘蔗等四个省级以上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加、销产业链,具备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要素和特征。

至年,全市有茂名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4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万元,增长9.0%。

基础建设翻天覆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内畅外快交通路网基本形成。

70年来,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依靠小帆船水运,到如今形成“一铁两纵三横”的交通格局。河茂铁路、广湛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国道横贯腹地,省道S线、S线、S线纵贯全境,成为了广东连接环北部湾经济区和对接大西南、海南省的重要支点。大力建设四好农村公路,全市农村公路达.公里。

当前,化州正按照“建设南北三大动脉,扩建城区六大出口”的发展思路,打造高畅快的大交通格局:投资42亿元规划建设玉茂一级公路,打造南北大动脉;加快推进机场大道三期建设,力争与机场同步建成使用,推进省道线一级公路改造,提升沿线交通水平。积极打造城区连接周边主要道路六个主要出口,提升城区交通通畅水平。

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

近年来,化州以粤西国际机场建设辐射为契机,抢抓发展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打造杨梅产业园、官桥日用精细化工产业园和化橘红产业园、空港物流园,以产业企业集聚化,推动经济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年经省*府同意、省经信委批复,成立化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省级产业园);年省同意将河西和杨梅产业集聚区纳入化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统计、考核,一并享受省产业转移*策;年规划新建空港物流园、官桥日用精细化工园和化橘红产业园,力争纳入省级产业园建设。目前,化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及集聚发展区规划总面积1.93万亩,年新预征地亩,清表亩,新引进项目13个,入园企业达51家。

城市扩容提质取得实效。

几十年来,随着对北岸、下郭、鉴江经济开发区等新区的开发,北京路、民主路步行街等改造工程的完成,化州大桥、北京大桥、孔庙维修、橘州公园、化州市委市府广场和城区东、西堤等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城市防洪工程与化州市体育馆、市华伟图书馆等市*工程的相继动工兴建,化州“三江六岸”的江城架构初步形成,化州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已由年的2平方公里扩大到年的16.78平方公里,扩增8倍多。

近几年来,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化州市加大城市扩容提质力度,新建扩建重建迎宾路、茂化线、北京路、广海路、北岸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四大片区”,年新征地多亩,抓好旧城区和“三江六岸”综合整治,音乐喷泉、激光水帘瀑布建成使用,休闲景观绿道和二级亲水平台已具规模,美丽宜居宜业江湾城市形象日益彰显,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历年来,化州市委、市*府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农村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抓紧抓实。自年起,化州市率先在茂名地区开展农村“告别泥砖房工程”,至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0.49亿元,改造泥砖房户,新建住房面积.98万平方米。*的十八大以来,化州更是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农村公路达到公里;投入资金多万元建立起各镇街生活垃圾转运站;合江、平定、同庆三个镇率先建成污水处理厂;抓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村淘宝站点数在广东县域中排名第4;开展新一轮绿化大行动,森林覆盖率提高至49.78%;年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以来,39条省定贫困村(共条自然村)已全部完成,清拆的土地实现果树种植全覆盖。近年来打造出高志塘全国文明村、莞塘唐风孝道村、蒲山乡村旅游主题村、柑村红色革命文化传承村、大岭化橘红第一村等一批亮点村、样板村,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化州是“中国化橘红之乡”,70年来,化州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广东省少年排球赛、化橘红文化节、水果文化节、丰收节等文体活动。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大批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海利集团排舞的《精忠报国》获全国排舞比赛第一名,舞蹈《跳花棚》获广东省国际文化旅游节汇演金奖,化州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丰富。广播通讯事业成效显着,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

文体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建有康景体育馆、化州市体育中心田径场等一批体育场馆,修建琉璃庵、封诰楼等一批历史遗迹,建成国家热带农业公园(4A)、南山寺等一批人文景区,建有橘州生态公园、化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一批教育基地,正在加快建设石龙山森林公园、化橘红文化馆、洗太文化园等一批文化设施,镇级文化站、图书馆也日益完善。从年开始,化州更是全力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森林城市“三创”工作,全面提升全体市民素质,致力建设首善之州。

科教事业成绩显著。

化州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建设教育强市作为发展化州的基础工程。近年来,化州市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大力推行“县管校聘”改革,抓好名师培养“四大”工程,创建知识产权试点学校5家,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年化州被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市”称号。年化州高考重点率、本科率在茂名县级市中排名第一,也是全省县级市第一。目前,全市共有公办学校所,公办教职工人,教育体系完善。

卫生事业持续向好。

70年来,化州市积极推进卫生医疗系统各项改革,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近年来,化州投入资金4亿多元,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医院“创三甲”进程加快,化州市第二、医院的医技大楼建成使用,11间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顺利完成,间村卫生站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整体得到进一步提升。

积极践行“两山理念”。

在现代工农业、交通运输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化州也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