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敬,无名英雄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你了解多少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40112/4325480.html
□毛勇强“无名英雄”是人们对编辑同志的尊称。屈指算来,我从文已40年。这些年来,得到“无名英雄”的鼓励、厚爱和指点,在国内外百余家报刊、电台发表了数以千计的各类稿件,有的获得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有的被中华网、新华网采用,有的被编入各类专著。年以来,中国言实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还出版了我的《春华秋实》《跋涉者的足迹》《笑对人生》等六部报告文学、散文集。能够取得这些成绩,“无名英雄”的辛勤汗水、无私奉献、默默耕耘功不可没。
  年,我在化州县合江公社*委办公室工作期间,一些村庄恢复做年例,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之风有所抬头,并伴有封建迷信活动。于是,我写了《大做年例之风不可长》的稿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投给湛江人民广播电台,想不到编辑并不因为我是个小字辈而另眼看待,作了一些修改后,很快编发了,后来还给我寄出了一份播出稿(至今我还珍藏着)。首试啼声,使我深受鼓舞。接着,我写了一篇题为《开沟引水不能妨碍交通》的稿子,投寄给当时的《广东农民报》。结果,报社很快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这更增强了我的信心。此后,不管是条件的变化还是地位的变迁,我始终坚持不懈地给报刊、电台写稿,成为“报纸有名,电台有声”的“名人”。
  40年的“土记者”生涯,使我认识到编辑工作是千辛万苦的,他们一丝不苟的态度,稳练兼容的风格,甘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精神,特别是在编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博学多才、丰富经验,常常令作者击掌称善,服膺不已!如今,回顾写稿时的一些片段、小故事,依然记忆犹新。,某单位一名女职工爱上了另一个单位的合同工,这在当时绝对是爆炸性新闻:有“米簿”的姑娘嫁给农村仔。于是,我采写了一篇小通讯,题目是《女职工嫁给合同工》。当时,自己对题目不太满意,但是又急于投稿,只好发出去了。结果,被几家新闻单位采用,其中湛江人民广播电台将题目改为《心灵美如画》,真是棋高一着,令人敬佩。又有一次,我写了《茂名市发展果菜生产的调查》发给由省农村经济学会主办的《南方农村》杂志,编辑将题目改为《山青地绿人欢歌满城春色关不住——茂名市发展果菜生产的调查》,使题目大为生色,既符合茂名的实际,又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作为老作者,自然而然地与一批报刊、电台的编辑交上了朋友,结下了“鱼水之情”。长期以来,很多编辑和我通电话、发信息和约稿,有时还相约谈写作、谈人生。在这些交往中,不断得到他们的教诲,指点迷津。年初,我随市领导到信宜县搞专题调查研究,趁机写了一条消息,我骑自行车送到茂名日报社,当时工商部的李主任热情接待了我,在粗略地看了稿件之后,他说:写得不错。你放心,我们编辑只看稿件不看人,凡是质量好的稿件,我们都爱不释手。果然,稿件经编辑润色之后,于次日见报了,还上了头版头条。当时,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因为这是我三年的“土记者”生涯中,稿件首次上了头版头条。其实,绝大多数的编辑都是和这位李主任一样的,不管什么人,只要你积极投稿,而且稿件质量好,他们就会采用。从此之后,我形成了一个习惯,每次报刊采用我的稿件之后,我都认真对照,一篇稿子自己原来是怎么写的,编辑是怎么改的,为什么这样改?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使重温稿子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得益匪浅。
  从文几十年来,我在各级报刊、电台发表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后来,我将发表过的作品精选结集出版。出版前,出版社要求作者将书稿认真校对,再送给他们校对终审。我曾经认为自己从事文字工作几十年,也当过报刊的编辑,属于校对“高手”,以为经自己反复校对后,应该极少错漏了。可是每次将书稿发给出版社后,他们依然发现、纠正一些瑕疵。例如将“气宇轩昂”改为“器宇轩昂”,将“座落”改为“坐落”,将“象太阳”改为“像太阳”等等。后来,我查《辞源》《辞海》加以确认,果然他们是对的,使我感叹不已,感动无比。因此,每出版一部著作既是对自己写作的回顾,又是一次学习的过程,那些“无名英雄”确实值得肃然起敬。
  据字典释义,编辑是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加工做成书报等。无论是著名作家、作者还是小字辈的文章,无一例外要经过编辑之手,每篇稿件见诸报刊或在电台播出的效应如何,都充分体现编辑的知识、心血、功力和责任心。几十年来,令我感慨万千的是,绝大部分的报刊编辑都学富五车,精神可嘉,甘当“傻子”,甚至毕生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提携”了无数老作者,扶持了大量的新人新秀,为祖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时此刻,作为一名老作者,我将千言万语浓缩为一句话:“致敬,无名英雄!”本文来源:茂名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