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脚下有土,心中有谱广东驻镇帮镇扶村工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中国农网」

今年6月,广东启动驻镇帮镇扶村组团结对帮扶工作,采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志愿者、金融助理”模式组团结对帮扶。截至7月底,省直、中直驻粤有关单位和21个地市组织力量,共选派多名优秀年轻干部组团驻镇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他们目前的工作情况,吸引着各方的注意和目光。

9月28日,记者跟随以广东省农业农业厅为牵头单位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深入化州市新安镇新塘村、镇政府、河界塘村等地进行调研、采访。记者以参与者的身份,见证、观察着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半日内马不停蹄的行程,其间所见所闻,令人印象深刻,感触颇深。

谋划乡村振兴,推动项目进度

早上9点,记者从广州驱车到达茂名市化州新安镇,已是下午2点多,刚好赶上工作队在新塘村召开的项目推进研讨会。

新塘村委会大楼,笼罩着绿色的防护网,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穿梭在各个角落,十来个工人紧张有序地忙活着手中的砌砖、刮腻子工作。再过几个月,大楼就能以全新面貌迎接来办事的村民。

“施工噪音过大,会议场地临时转移到民宿基地指挥部,走吧。”工作队队长、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秘书处副处长孔令辰手一挥,带着大伙赶往村子。2.4公里的路程,却碰到了多处施工,原破损的半幅路面被挖走,正摊铺石粉,等待下一步装模、浇筑混凝土。道路尘土飞扬,挖掘机、小车相互借道,平时5分钟的车程,愣是走了几乎20分钟。

“村庄正在蜕变,麻烦是暂时的,未来大家出行和生活肯定更方便和舒服。”孔令辰展望道。

民宿基地指挥部是一个偌大的白色半圆形帐篷,造型类似蒙古包,罩在棕红色塑木地板上,别有一份异域风情。工作队落座不久,与会者陆续到来。化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莫燕,以及市政府一些部门负责人,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

“退桉工作有序推进中,退桉后,我们要带领村民转型为合作社股民,将土地流转跟生产托管、果树产业规划结合起来,打造退桉种果的新塘样板。”工作队队员、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植保处副处长温锦君表示。

“民宿产业对村容村貌提升、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带动作用,市政府要引导实施主体做好民宿用地报批工作,确保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推动民宿产业健康发展。”莫燕指出。

“示范带项目正如火如荼施工中,加快工程进度同时,一定要确保施工安全,做好安全防护,维护出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孔令辰强调。

与会人员热烈交流时,一个村干部脸色凝重走进来,跟镇委书记梁华清汇报:“修坡的挖掘机跟村民起了点小纠纷,施工受阻了。”

“走,到现场看看。”梁华清带着几个镇干部匆匆步出会场。

“时不我待,我们继续下一个议题……”莫燕翻动记录本,风轻云淡的话语驱散了紧张的气氛。

秩序在混沌中重建,一切都在向好处发展。

摸清隐患,防止低收入村民返贫

“驻镇的第一天,工作队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自发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用车、出行、分工等事项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孔令辰介绍道。

一叠叠工作简报,整齐摆放在公文盒里,记录着工作队驻镇以来的工作内容:谋划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对接专家防治青柚产业黄龙病害、开展创业青年孵化器探索……

“驻镇帮镇扶村是一项长期工程,第一批工作队只有三年帮扶时间,我们不能好高骛远,做虚无缥缈的幻想,而要脚踏实地、竭尽全力做好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情。”

孔令辰正谈论间,工作队队员、茂名供电局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吴凯走过来说:“经过我们前期对各村子的调研分析,发现有一些村民存在返贫隐患。其中有一个村民家里还遇上了糟心事。”吴凯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红光村旧屋地村村民李慧贤的8岁儿子,最近特别抗拒上学,总嚷嚷着要转学,经过询问得知,他是跟同学相处上起了点小问题。”

李慧贤智力低下,妻子是一个盲人,虽然李慧贤父母健在,但年老体迈,面对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关系纠纷,他们不知该如何处理,全家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因残致贫的李慧贤在党和国家的扶助下,摆脱了贫困,但李慧贤的后代如果接受不到完整的教育,那么家庭返贫概率也会相对提高。

“我们正想办法协调此事,不能让小李同学因为这种事而厌学,更不能让他退学。”吴凯坚定地说,“我准备去找学校的老师,把这个事情跟他们提及一下,让他们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