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温帙正在创作新的大型陶艺作品。年夏天摄于她的个人窯工作室。
个人简介:张温帙,广东化州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韩国国立首尔科技大学公共艺术美学博士后;首尔东方大学院大学校公共艺术美学博士后,漆艺家、陶艺家、公共艺术设计家、国际艺术家及文化学者。张温帙创作的陶艺作品已荣获多个国家的美术馆、大学及知名商业机构收藏,陶艺相关学术专著已列入教科书。
广东化州,是我的故乡,亦为我初期的艺术摇篮。
我从出生一直念完高中都呆在化州,至少有十五载光阴。她的文化底蕴与朴质的思想无形地渗透着我对艺术的热忱追求,及影响着我早期艺术美学基因的形成。可以说,故乡对我少时的成长与艺术塑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张温帙雕塑园实景/。
年代,那时化州县有一个文化馆,我自小就来参与馆里举办的集体活动——画橘子,大家都在绘涂着色彩丰富多姿的年画,老师亲自指导着我,他说画好了是要送去北京的。此景喜极乐见。我记得自己与其他人很不一样:我画了一个人趴在树上摘橘子,很多人在送运橘子。我将其绘成了秋橘丰收的场景,年画作品带有浓郁的喜感。
年,得到著名画家关山月的指导(1行左6)。
文化馆有特殊之处:广州美术学院和省文化馆的人会来参观并辅导青年人。他们见到了我们在画画,于是走过来看,驻足一阵,发出了赞扬声音,你画得很好啊,后来我才知道其中有中国岭南画派国家级著名画家关山月先生,他也曾经涉足于此,至今我还珍藏着一张年拍的旧照片——那是他与大家一起在馆里留影的合照。故乡的文化馆,就这样让我首次踏进了艺术的殿堂。
事实上,当年好多青年人原本是要上山下乡到农场干活的,很荣幸的是我却去学画画了。这也是因为我的母亲,我才没有错失良机。她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我自小深受她的潜移默化,母亲批改学生作业时,桌面总是整齐叠放着丰富多彩的图册和绘画教科书,为此我一有空就拿过来临摹。这成为了爱好的惯例。母亲并没有读过美术学院,而舅舅则是毕业于美术学院,寒暑假期间他在家的时候也会教我画画。
年,在中国美术馆,张温帙与中国画家陈丹青留影合照。
我跟我的母亲可以说是两个命运相连的人。她良好的一言一行都赋予了我深切的人生认知。因为学校教员调动的缘故,我从小就跟在她身边,一起下乡。那时调去了一处靠近乡村的旮旯地方,住在祠堂,在我印象之中凡是遣派去的地方,要么住学校,要么住寺庙,或者住在正筹建的教学楼里。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不足,生活水平差,物资也匮乏,这里的乡民基本是过着挨饿受冻的艰辛生活。有一回我跟着母亲做家访,见到那家人在吃粥,就着海盐及萝卜干用餐,萝卜干留给小孩子,大人则往热粥里撒些盐,调粥填肚。苦不堪言。但乡民对我们很好,懂得如何敬重爱戴老师。母亲是一位知恩图报的人——无私付出,例如无偿给小孩子理头发,缝衣服,织毛衣等等。这就是当年我成长的环境,母亲教会了我如何与别人建立爱心与如何对别人施予博爱,还有无私,即使自己本身很穷,但还是把仅有的东西分享给了别人。
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捧起张温帙的作品《新人类》。
她的学生都是走路来上学的,我也会跟乡民的小孩子一块玩耍,有时候还要帮忙分食物,因为我吃饭时用的是粮票,从来没有见过乡村集体分粮食的场面,因此我瞬间感觉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人多而分到手的却好少,乡民很善良,加之母亲与乡里人的关系较好,于是也分了些给我们,比如几根红薯啊,蔬果,河鱼之类的。村民甚至还把老师当成了救世主:我们是外地人,在他们的认知里我母亲就是个很有文化与品教兼优的女人。因为那次偶然母亲靠着她香港的外婆给的药医治好了一位家长的老人,好事传千里,于是只要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乡民都会亲自来找她帮忙,试试看。
我是中国年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应试的大学生。年10月,我参加了美院考试,真正入学是年3月,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录取了我,研读陶艺专业。那年春天我离开化州及家人,独自一人来到了省城广州求学。等工艺美术学校毕业之后,我分配在佛山区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我是美术干部职务,对接并辅导陶瓷工厂的工人日常制陶生产,直到年研究所被合并了,年调派去了佛山画院做专业画家。当年我接受的更多的是日本美术,主要有著名的日本艺术家东山魁夷,平山郁夫等人,他们的艺术理念与作品深深地影响了我,甚至中国的装饰风格。年代主要流行装饰画,我的画作与他人的相差很大,这时我自己调配画作材料及原创风格,几乎成为了首屈一指的畅销型名人户,而祖庙民间社有些个体户知道我的画作如此好卖,于是买了一幅回来让画师临摹批量生产出来卖去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我听闻了之后认定此举实属侵权,于是心急火燎找到他们问咎,他们给我的应答只是敷衍了事不承认存有剽窃的行为并不抱有愧疚,同时丧失了同理心,当年的画作可谓是毫无知识版权保护可言。
至年期间,我又从事壁画创作。比较出彩的是佛山行,我专门去图书馆借阅历史书籍清朝时《佛山志》与屈大钧著作的《广东新语》,了解陶艺那部分的历史风土人情——原来佛山石湾出产的广东罐子陶器美誉海内外,壁画合作单位还有佛山祖庙,江门影剧院,广东迎宾馆,及深圳大酒店等等。除了壁画,我也创作雕塑,第一次团队合作是给佛山宾馆做大型雕塑,在喷池创作了一座铜制美人鱼。也有去了清远飞来寺,一呆就是三个多月,住在寺庙里创作了三宝佛作品,还有四川大足院的卧佛,皆为我的作品。雕塑是一门艺术的语言,与陶艺进行熟悉的对话,亦为我的陶艺铸造了坚实的中流砥柱。所以我陶艺的辉煌成就主要还是源自雕塑,及其他。
我是一个有极高文化理想的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陶艺更广度与深度的追求,更不愿意轻易满足或原地踏步,我希望多涉足艺术的未知之境。年我考取了广州美术学院的研究生,67名考生惟独我一人考上了,其他两人是推荐名额。因为当时有限定的外语考试,考研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功课准备,花了2年时间专登学习日语。
张温帙陶艺作品1/海口村工作室。
年我进了广州美术学院读硕士。这是一个全新学习与探索的阶段,我就似一块海绵球不断地汲取关于艺术各种新的知识。我阅书如饥,废寝忘食,尤其艺术类书籍,或国外画册。为了可以花费更多的业余时间全身心呆在图书馆看书,还被我的老师——蔡克振教授教导一番,记得那次我进了教师专用图书馆看书,时间一到图书馆阿姨就要锁门了,我宁肯被锁在其内看书也不舍得离开。当时我拍了好多照片,里头的英文内容,我找了在中山大学研读英文的亲妹帮着翻译成中文。
在图书馆,我看过了几百本西方艺术书籍画册,包括世界各地包罗万象的新潮摄影,艺术作品集,或是画册。我受到了艺术大师毕加索的影响、启蒙,了解到他的艺术创作之路,还找了他去非洲时创作木雕的作品集阅读,接着我也研习了木雕,从中汲取木雕的技法。美院的教育不是单一的,是立体的,多元的,包括了一些外校讲座,同学的交流,促使我对艺术产生了不同想法的发酵,酝酿,在蔡教授的提议下,我开始改变自己的画风,专登行走西藏,采风,习作速写了很多风景画,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尝试,或探索,譬如使用了竹、布、羊角、铜、陶器等等,根据叔本华的哲学理论创作了首件陶艺代表作品——豪猪学说系列,同时斩获年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奖。
硕士毕业之后,我去了广东画院做专职画工,大部分皆以国画或油画为主。在这里我被尊为另类人物——因为我画漆画。年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恰巧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一场中华39位女性艺术家艺术展览,就是这场展览让我的人生出现了转折,作品赢得了很多艺术家的赞许,北京一位企业家买走了我的由纤维材料制作而成的画作,后来他又来了广州,大手笔买走了我的个展陶艺作品。作品得到回报奠定了我的信心及决心。年我创作的陶艺华族给我带来的荣誉是至多的:拿了上海的艺术银奖,写进了美国大学艺术课教科书与中国当代美术史,被天津美术馆收藏——华族不止成就了我的个人名望还是我的陶艺风格的萌芽,这是一座新的丰碑也是奠基石。此作品的创作历程让我回味无穷,当时窯的规格只能烧制一米高的陶器,人手少,单单烧制花费了一个多月才烧完;采用盘泥条手工制陶技法,手工搓好泥条,再是一根根盘上来,等泥干了继续盘,它对温度要求较高,遇见落雨打风的天气,因此像一件长约1.8米的大型陶艺,单盘泥条的工序就需一个月。年我受邀国际39位女性艺术展,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慕名而来的也有中国画家陈丹青,当年设立了张温帙陶艺作品个展——酒界可谓是轰动京城,单陶成名,无论报纸或是同行都这么评论说,杂志《中国妇女》也对我进行了专版报道。年—年受邀中央电视台摄制《火炼造的生命——记现代陶艺家张温帙》纪录片……当年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场又一场的艺术展览,遇见不同的人,遇见不同的契机,才成就了我及我的艺术风格。
张温帙陶艺作品2/海口村工作室。
年我获得了美国绿卡。千禧年我筹备前往美国深造。年3月我离开了中国佛山,带着我的母亲及女儿去了北卡罗来纳州,这是一个美国东南部大西洋沿岸的州,早期有印第安人居住,被人誉为美国第一架飞机诞生地。初来异乡,人生地不熟,为了适应美国生活则申请了一所大学深造英文。不仅要按时月付美金租屋费,也要缴付家人的伙食费,为了能够承担生活费用,我在陶艺店当助教,一人要做三个人的工活。同年我开始筹办个人陶艺展览,却是遇到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当时十分担心个展暂停举办,因为美国*府下达暂停外国船舶来美禁令,那艘装载着我个展作品的轮船差点搁浅提前关闸的海关。经历了这次有惊无险的个展之后我才有幸去了一家大型画廊打工。年我受聘了明尼苏达州苏比烈湖学院任教。从助教晋升到陶艺专业老师,这才真正走上了在美国的研陶之路。有了稳定的生活铺垫,我将更多时间投入到研习陶艺里,对陶艺的釉色尤其敏感,作品大多以鲜艳釉色为主,我同时喜欢上了钻研釉色,并研发釉料配方,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本土没有专售现成调配好的釉料的超市或门店,按照常规制陶是根据创作需求去市场买来釉粉等化学材料,自己调制釉色,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即使两地(中国佛山与美国)同样的釉料调配好之后,上了釉烧制出来的作品,釉色偏差太大,从中我发现的问题是两地所使用的釉料的标准,规格及含量不同,为此调制出来的釉色自然也不同。为了克服偏差太大,历经了10余年无数次的调釉科研实践与调配上百个配方的试验,我成功地研发了超过10种釉色配方,同时研创一套美国陶瓷釉哑光体系——由此可见,我的陶艺釉色一样具有独立、个性,还渗透着珍贵的科研精神。
在美国生活及研陶之路让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蜕变。我的个人陶艺展览每次都能引起浩大的艺术轰动效应,多次荣获国际艺术展奖项,陆续受到许多知名艺术馆和大学美术馆的展邀,广泛地引起了美国名流或*治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