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上线一周年,这个学院成了百万农民的好帮
TUhjnbcbe - 2023/5/31 21:41:00


  “过去种田基本靠自己摸索,现在有了网课,我们也能听省农科院的专家讲课,学学怎么更科学地种田了。”正值春耕,忙完地里的活,茂名化州市林尘镇林尘车头村村民翁静就匆匆赶回家,放下农具,掏出手机,点开早稻春耕生产课程,边听边记水稻种植技术要点。


  翁静口中的“网课”,便是广东精勤农民网络培训学院(以下简称“精农网院”)。年3月19日,精农网院正式上线,一年来,推出涵盖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资植保、农产品加工、品牌营销、经营管理等8大类课程体系,覆盖98个品种,超节课程。


  “三农”专家通过网院送“技”、送“智”下乡,农民群众只要点开手机便能学到技术知识……凭借“课件内容个性化、专业课程视频化、培训技术点位化、学习时间碎片化”等显著优点,精农网院受到广大农业从业人员的欢迎,目前已为全省超万农业从业人员提供免费线上学习机会。


  指导学员网上学习


  专家“住”进农民口袋里


  “90后”青年林岳锋本是学建筑出身,尽管父亲林宋文是全国种粮大户,6年前他回到家乡,真正接触到水稻种植,才发现困难重重。


  “连基本的水稻品种选择,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更别说水肥、虫害防控那些了。”林岳锋说,刚开始父亲也是凭过往经验指导他,结果不甚理想。


  后来,他报名参加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农机新技术新技能培训等多个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系统学习水稻种植、加工等各环节知识,并于去年开始在精农网院“上课”。


  经过线上线下培训,林岳锋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市场化思维去思考水稻产业发展,渐渐挑起了合作社大梁。如今,他已成为汕头市潮阳区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广东十大杰出精勤农民”之一。


  “我从网院学到很多技术,了解到很多渠道,也得到很多帮助,网院成了我的‘好朋友’‘好帮手’。”林岳锋说,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实现了从耕、种、收到烘干、储存、加工全程机械化作业,成功将亩的水稻种植基地打造成现代水稻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榕江片区水稻农机技术服务平台,年产优质稻谷达到1.6万吨以上。


  地区推广活动


  专家住进农民口袋里,知识装进农民脑袋里。


  如今,在广东,农民如果在田间地头遇到问题,或是有调整种养结构的打算,抑或想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得到专业人士的“隔空指导”。“精农网院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恰恰对线下的农民培训项目作了较好的补充。”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处长刘亚平说。


  来自江门市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的卢仿文对此深有感触。她说,协会有多名“新农人”,不仅有种植户、养殖户,也有从事农资经营、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领域的人员,“通过精农网院,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学、按需学、反复学。不少会员已成为精农网院的忠实粉丝。”


  打通知识触达乡村渠道


  去年夏天,在将近40摄氏度的葡萄架下,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委书记张方秋对着镜头足足讲了4个小时,为的就是给精农网院拍摄授课视频,“一分钟都没有浪费,没有重复的镜头,我们就是把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


  张方秋在葡萄架下录制课程


  不久后,张方秋讲授的“阳光玫瑰”葡萄栽培课程在精农网院上线,课程按照葡萄的种植全过程,分为10讲,每一讲着重介绍了种植各环节的关键技术要点。如此实用的“干货”,很快便受到学员的喜爱,课程点击率在精农网院排名第一。


  “种过葡萄的人感受特别深刻,掌握多一项技术要点,就可能种出更好的葡萄。没种过葡萄的人看到有这么好的品质,也想往这方面发展。”张方秋兴奋地说,课程上线后,许多学员通过精农网院联系到他,咨询葡萄种植相关问题。


  后台数据显示,在精农网院的学员中,19-49岁的学员占65.6%,平均每位学员收看超过40节课程,学习次数最多的课程,包括红火蚁、水稻、荔枝、阳光玫瑰、柑橘、施肥、销售等。


  和张方秋的课程一样,“广东省十大荔枝种植匠”补建华的“荔枝嫁接失败案例分析”课程,同样受到学员热捧。视频里,补建华头戴草帽,手拿嫁接刀,站在一棵嫁接失败的荔枝树旁,亲自动手拆解、分析嫁接失败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补建华分析荔枝嫁接失败案例


  如此细致的实操课,相当于专家、学员一对一教学,“学到了!效果比现场上课还要好。”不少学员直呼。


  事实上,考虑到学员大部分是农民,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效果,精农网院开设课程时,不仅课程选题兼顾岭南特色和普适技术、课程大纲兼顾理论和实操,在课程形式上,也尽可能通过实景、实操、动画等形式呈现。


  一屏之隔,知识触达乡村。屏幕前,学员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专心学、反复学,遇到不懂的问题直接在线咨询;屏幕后,老师在直播间、田间地头、基地冷库等一线实地教学,教营销、教栽培、教保鲜、教加工……


  目前,精农网院上已有超过位老师参与课程录制。他们当中,既有来自农业大学的教授,也有沉淀几十年生产经验的种植能手,还有在国内农商界挑大梁的企业家。他们将自己在农业领域积累的“真传”通过网络分享出去,帮助广大农业从业者构建完整的农业知识体系。


  而通过行业间的“口口相传”,更多的院校老师、乡土专家、种植大户也开始
  引导农民“有困难,找网院”


  短短一年时间,精农网院注册用户破万,单个用户平均学习时长约分钟,课程浏览人次超2亿……取得这些成绩,在赵广看来并非易事。


  这种新兴的培训形式能否被农民接受?如何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怎样才能让更多农民参与课程学习?在精农网院上线之初,天天学农运营团队面临的问题不少。


  “经过一番讨论,团队决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引导+市场力量’相协同的运营推广方式。”赵广说,一方面,省农业农村厅、团省委、省妇联层层发动,联动各市、县(区)、乡镇和村委开展推广工作。另一方面,运营团队线上借力社交平台运营推广,线下组织数百场活动,由团队多名年轻人分赴全省各地,进村入户广泛动员。


  “一年下来,全省21个地市都跑遍了,虽然辛苦,但是能帮助更多农民朋友学到知识,特别是学了之后能增收,就特别有成就感。”天天学农项目经理汪晓坤表示。


  随着推广的不断深入,精农网院的用户注册数量与日俱增,知名度也不断提高。由于课程内容丰富、授课方式风趣,原本面向广大农民的培训课程,成功“破圈”吸引了大批网友围观学习。


  在精农网院上尝到“甜头”后,林岳锋逢人就推荐他们一起加入学习行列,“刚开始我父亲他们几位老辈人都不太用,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看他们每天也都在网院上刷技术视频课件。”


  量变引发质变,在精农网院学员群里,涌现一大批产业代表和“学霸”,作为地方产业的带动者和先驱者,在带动农民学习氛围、号召农民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除了满足用户学习知识的需求外,精农网院还针对农民的日常使用习惯,开发了病虫害识别、用药兑水计算、农事记账、查农资真伪、县级天气预报、买果名片等实用功能。


  “要把网院打造成农民群众的生产的助手、生活的帮手。”刘亚平告诉记者,接下来,精农网院继续为全省农民免费提供培训服务,在农业课程基础上,启动农村及农民相关的课程策划工作,进一步引导农民群众“有困难,找网院”。


  陈薇*进


  陈薇;*进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创造更多价值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线一周年,这个学院成了百万农民的好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