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建起可再生能源楼
□通讯员
陈彦华
王立进
周连江
本报
李洁
“真没想到咱能住进这高科技楼房,你看,洗澡用太阳能,取暖用水源热泵,又干净,又省钱。”10月25日,在平泉县郭杖子乡桲椤树社区,村民王恩生正高兴地收拾着房间。
了解到,桲椤树社区的新民居采用水源热泵供暖技术,不仅减少了传统能源消耗,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而且降低了供暖运行成本,供暖价由原来的24元/平方米降到了14元/平方米,节能率达40%左右,让这里的96户村民得到了实惠。
平泉地处燕山山脉,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2011年,该县被财*部、住建部确认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
为了让可再生能源建筑早日惠及民生,平泉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项目管理办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等一系列配套*策和管理办法,编制了可再生能源工作技术方案和技术标准,从工程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房屋销售、使用管理等各环节严格规范,明确各阶段具体任务和责任,形成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科学管理体系。
平泉县住建局负责同志介绍,在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管理工作中,该县对申报项目进行科学分析与对比,拟定实施的项目充分突显以新建项目为主、改造项目为辅,以太阳能光热为主、以水源热泵技术为辅的特点。特别是在建设工程各环节管理中,从工程规划设计条件到施工管理及验收评估,全面明确可再生能源应用要求,加大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建筑方案的专项审查以及专项验收,对不符合可再生能源应用目录及不执行可再生能源标准、不符合建设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以办理相关手续。同时,该县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对采用可再生能源系统并验收合格的项目,提供专项资金补贴,助推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广泛推广应用。
到目前为止,平泉已完成希翼能源大厦、双兴家园住宅小区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8个,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采用水源热泵技术建筑9.2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00多吨,减排二氧化碳1900多吨,为群众节约费用90多万元;采用太阳能技术建筑12.8万平方米,每年节电近34万度。目前,该县正在积极申报及遴选其它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52万平方米相关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工作,到“十二五”末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00万平方米,实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