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化州平定旺耀玉屋古城,一座极具防御功能的
TUhjnbcbe - 2025/1/1 20:16:00
该怎么治疗白癜风 http://www.xxzywj.com/m/

玉屋古城位于化州市平定镇旺耀村委会玉屋城村,从平定圩向东三公里。记者入村后,一座沧桑感极强、城墙高耸的古城池即现眼前。
  入城只有一个门,位于前座城墙中间位置的炮楼下。记者入门后,只见里面全是藤萝。城内已没有了民居部分,多年的古城沧桑痕迹只能从城墙上去寻觅。

玉屋古城约建于明嘉靖十五年(公元年),城池呈长方形,城长90多米,宽80多米,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城墙由凹凸有致的青石头和明代大青火砖、糖石灰砂浆砌成,墙体至今仍然坚固。据有关数据显示,城墙分上下两段:上段城墙厚度为40厘米,高为3米;下段城墙厚度为1米,高为4米。城墙下段每隔1米设置一个15公分大的四方形炮眼,靠近炮楼2米处设有两个30公分大的圆形炮眼。上段城墙每隔1.5米设置一个15公分大,60公分高,外小内大的“三角柱”炮眼。城墙耸立着六座碉堡式炮楼,前面三座炮楼,后面三座炮楼。每座炮楼高15米左右,炮楼的上、下层四面都设有炮眼,炮眼设置为中间一个圆形,左、右边各一个竖立的长方形炮眼。城门就是开在前座炮楼下。整座城池箭炮孔林立,可谓堡垒森严,防御功能明显。

从当时需建造如此坚固的城墙可知,古时化北山区是常年兵荒马乱,匪患猖獗,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村民说,他们的先祖是从福建迁居而来的,名叫魏宗昌。他带着妻儿流落至此,看到这里依山环水、土地肥沃,便欣然扎根,开荒垦地,开枝散叶。子孙们的辛勤耕耘,使魏家成了富甲一方的家族,这就引起附近占山为王的土匪“青睐”。明嘉靖十五年,魏宗昌儿子魏玉便策划了造城计划,并分步逐年实施,用了5年多时间建成了集防御、居住于一体的城堡,玉屋城因此得名。

据了解,“跑马巷”是这座城池的一特色建筑。“跑马巷”现已不存在,仅可见到连着墙体成为一体的立柱在。从村民的介绍中可知,“跑马巷”是靠城墙边修建的一条约2.6米宽“战备通道”。“跑马巷”分上、下两层,可以互通六座炮楼,每隔3米都有“灯笼”式吊灯,整条“跑马巷”灯火通明。可以想像,“跑马巷”就是一座“回”字型的小长城,与长城起着同样的防御外侵功能。如此隐蔽而周密的防范设计,彰显着我市化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可以想像,当有盗贼来侵时,城内村民团结一致,利用“跑马巷”搬运枪支弹药,抗击来犯者的。村中有传说,城堡建成后有不少盗贼光临,看到如此高大坚因的城墙,就知难而退。

在历史沧桑中,玉屋古城墙保存还算完好,就使这座古城堡有了些传奇色彩。民间流传着古城有数次险被拆掉的风险:相传清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首领之一的吴三在玉屋城集盟。吴三、凌十八在罗径被两广总督的徐广缙实施离间计在杀害了吴三后,要派兵拆除玉屋城。拆城领队徐浩接到命令后,临近玉屋城地界时,竟口吐鲜血而亡,其他土兵也染上疫情,一支小队伍自动瓦解。上世纪60年代,有人曾经提出要铲除古城池,但不知何因停止了行动。也有村民说,拆城的人若走上城墙,城墙就会摇晃,令人头晕摇摇欲坠,最终放弃。而最近两年也曾有人提出要拆掉古城,建成大广场,幸好这些建议没被村人接纳。

记者从玉屋城村村长手机保存的照片中可看到一年前古城内的民居建筑布局。据介绍,城内原有3个四合院,中间的四合院较大,两边的略小。左右两边四合院的前角有池塘、假山、亭楼、翘角飞檐、环境清幽。中间四合院设有戏台,常请有文化知识的人士讲古、评书、唱戏,一般以地方的“木偶戏”为主。城内织布、织席、木工、水磨、豆腐作坊、碾米等一些设施应有尽有。

年2月,玉屋城内居民全部迁移城外起房屋居住。去年,村中对城内城外的环境都进行了整治清理,将泥砖房拆除,平整了环境,待有机会时再恢复原四合院民居。

玉屋古城最后一次防御功能是发生在解放战争年代。墙上密集的枪痕,见证玉屋城的历史厚重。见证了玉屋城魏氏家族对革命的支持。村中老人仍清晰地记得,当年罗江战役打响,玉屋城人主动腾出城池,让解放军用作战地指挥和战地医疗救治站。据介绍,村后的山上,当时挖了不少战壕,有个别阵亡的战士来自哪里,埋在哪里村中有老人仍记得。罗江战役中,玉屋城人为英雄的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14军第40师追逃与广西歼敌战、为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环古城外围转一圈,记者发现,村中已设定了保护古城控制区,原有一些树木已清理,村人希望古城能留存久远。的确,留存较好的古城墙已难。古城墙,就是玉屋村前人留下的一笔财富。

在古城门前,记者发现已修筑了红旗台。想必是村民们要将玉屋古城作为特色古建筑与红色革命战地救助站这二大特色结合起来,让他乡游人领略古建筑特色与罗江战役的历史。文/茂名晚报记者李光耀通讯员曾群芳图/茂名晚报记者岑稳

1
查看完整版本: 化州平定旺耀玉屋古城,一座极具防御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