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考成绩陆续放榜了,各地都在晒自家学校又出了哪些学生被清华北大所录取,抢着往自己学校脸上贴金。
很快,就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广东有一名考生居然连续三年考取了北京大学,赚了万的奖学金。
什么,考北大还能赚钱?还有这波操作?
当然,这名考生在年考取北大后,人家没去报道,而是选择了复读。
是的,你没听错,考上了北大还要选择复读。
为什么?是北大不香吗?
当然不是,而是有好几家高中给他开出了高额的奖学金,邀请他去复读,再考一次。
于是,这哥们就去了。
然后,连着3年,换了3个地方,在3所不同的学校学习,然后参加高考,还全都以优异的成绩被北大录取。
因为他连续3年都考上了北大,所以学校给他的状元奖励金累计赚了万。
这条信息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广大网友热议。
“高考雇佣兵”的戏称,也在网上不胫而走。
靠高考赚钱,这当然是人家的本事,连续3年考上北大,这就是硬实力,没啥好说的。
凭本事赚钱,这事非但不丢人,而且还很光彩。
毕竟,很多北大学生毕业之后,工作三年都赚不到这个数目呢,人家倒好,还没上北大呢,我就已经赚到了万。
正应了经典的格林公式:在你没上北大之前,我就已经是北大学生了;在你北大毕业努力工作之前,我就已经赚到万了。
考试本身没什么行为,引发争议的本身是这些学校的行为。
有人觉得,考生当然不违规,可是这些学校违规了,给他发钱的人,拿着纳税人的钱乱搞,真是太混账了。
可实际上,这个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首先,公办学校是根本干不出这个事的,一方面是经费不允许啊,另一方面就是公办学校归教育局直接管理,规章制度很严格的,谁给他出这个奖学金,谁来审批呢?
只要有一个流程出了问题,下面的人跑去投诉,你这个校长的位置就坐不稳。
而且,公办学校生源稳定,做这种事纯粹是出力不讨好,根本不会去干。
所以,干这事的只有民办学校,也只能是民办学校。
我们注意看网上流传的那张截图啊。
这位全同学先是在全日制高中(据传是衡水中学)正常参加高考,然后考上了北大之后,被花了百万,买到了广东湛江的麻章民校。
复读一年,成功考取北大之后,他又被挖去了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另外一所民办学校,复读一年之后,再次考取了北大。
其实,他主要就是靠这两年的高考成绩,赚了这万。
所以,现在明白这里面的逻辑了吧?
民办学校为了招生,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然会给这些头部学生许以重金,至于这笔奖学金嘛,当然要从其他慕名而来的家长身上赚来。
毕竟,我们学校都出了考上北大的,你们还在等什么?还不赶紧把你们家小孩送过来学习?
就算不能上北大,考上一本那也是闭着眼睛的,心动不如行动,快来交钱吧,学费两万一年。
如果把这件事理解成招生广告,那就很容易理解了。
别看这些民办学校给了万的奖学金,可能,他背后的收益一年20个亿都不止。
1:的回报率。
听起来,是不是很夸张,觉得不可思议?
有人琢磨着,就算你一个学生2万块学费一年,你每年能招多少学生啊?就算0个学生好了,一年光是学费不过才0万,你怎么还从其他地方去赚钱呢?
其实,如果你也是这种想法,那目光就太短浅了。
人家开民办学校的这些老板呢,要是指着这点学费去赚钱,早就喝西北风去了,就算能赚到钱,那也是辛苦钱,剩不下两个子儿。
而且,教育产业投资非常大,办一所学校更是长线工程,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来积累你自己的口碑。
时间成本,对于这些老板们来说,那就意味着一年又一年,无止境的往里面烧钱。
头部学生有了,金字招牌来了,可是老师呢,配套的教师资源得跟上吧?人家公办学校呆的好好的,有编制有工资有奖金,每年还有寒暑假的休假,为啥要来你这啥保障都没有的民办学校?
所以就得砸钱,不停的往里面砸钱。
一所民办学校,前面几年肯定是不赚钱的,有的老板花了上亿都见不到任何效果,这都是很正常的。
可既然如此,为什么全中国还有这么多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呢?
难道,那些企业家全都是傻子,真就一心为了教育,想要支持咱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建设?
当然不是,我承认有像张桂梅这样师德典范的存在,但这只是极个别极个别的,凤毛麟角一样的存在。
绝大多数民办学校的老板们,他们其实都和一个行业有关——房地产。
首先,这些房地产老板有钱,而且非常非常有钱,这是先决条件,不然其他行业的也烧不起这个冤枉钱。
其次,他们看重的可不是那点学生的学费,而是我打造出一所学校之后,背后所能带来巨大的附加价值。
什么叫附加价值呢?
举个例子吧。
某市有个房地产开发集团的老总,就叫他老王吧。
老王这人没念过几年书,他只知道盖房子赚钱,压根就没什么心思管教育,他觉得,自己小学都没毕业的水平,出来打拼,不照样能成亿万富翁,你们辛辛苦苦的上大学,念清华北大有啥用,还不是几年以后出来给我打工?
可是,最近他的观念却转变了。
为啥呢?因为他手上的房子卖不出去了。
这下老王可愁坏了,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眼瞅着嘎嘎的往下掉头发,这时候,他正好看到房产网上有学区房在卖,一套20平米,比车库就大那么一点的老破小,居然挂牌敢万,而且,抢购的人还络绎不绝,中介电话都打不进去了。
老王很心动啊,他琢磨着自己能不能也搞一个学区房的概念呢?
毕竟,这些年学区房在网上炒的很火啊,买到就是赚到啊。
可是,他所在的这个南城区,就那两所学校,还都是普通高中,招生实力太弱,而且,离自己的楼盘也太远了,人家就算想买学区房也不可能来自己这里。
老王的脑袋很灵活啊,既然没有学区优势,那咱们就造一个学区优势来!
首先,他打听了当地有一所第一中学,是全市排名第一的重点高中,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十几个,一本录取率更是在5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明星学校。
所以,老王就跑到第一中学找他们校长谈,希望能把第一中学给整体搬迁到自己楼盘附近来。
老王还承诺出钱出力,给他们建造新的教学楼,新的校舍,还有提供免费的一日三餐,反正自己有的是钱,只要老师和学生们有要求的,自己都能竭力满足。
咱们姑且不论规定不规定的,就算这老王巧舌如簧,真的把校长给说的心动了,而且那些学生老师们也全都不反对,他们集体赞成学校搬迁。
可是,新的问题来了啊,校长老师和学生们是同意了,但是,这第一中学所在的是东城区,东城区那些地产商不乐意了:你这学校一走,我们的房价直线下降啊,不行不行,坚决不同意!
还有那些刚在东城区买了学区房的家长们,他们听到这消息,恨不得掐死老王。
关键这东城区的教育局也不同意啊,我们区就这么点教育资源,凭啥给挪走?
什么?你说南城区的领导同意了?好,咱们市里见!
就这样,阻力特别大,需要摆平的人特别多,一所重点高中的搬迁与否,牵扯着各方面的利益,那花费简直是就天文数字一般的存在。
而且,关键是你还搞不成,说句不好听的话,市长都没权力办成这个事。
所以,老王这第一条路根本行不通,第一中学就在东城区,哪都不能去。
就在老王失意的时候,旁边秘书给提了条建议:“王总,既然搬不来学校,咱们自己办一所学校不就行了?”
“反正那些家长们看重的只是一个概念,他们在乎的只是你这所学校每年有多少人考上了北大清华,一本录取率,二本录取率是多少,至于有多少落榜的,没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