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赚到了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我们把村里闲置土地‘回收打包出租’一下就获利7万多元。”化州市同庆镇排塘村支部书记李上兴喜滋滋地说。
从0元到7.6万元,这是化州市同庆镇排塘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发展历程,也是化州市以党建为引领,实现“空壳村”到“示范村”华丽蜕变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化州市强化党建引领,注重变“废”为“宝”,把资源用“活”,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逐步走出一条红色领航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化州市抓牢抓实党建引领“牛鼻子”,注重市、镇、村“三级主体”联动,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逐步理清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一是市委统筹,开出“致富良方”。市委出台《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制定4方面14条细则的实施方案,先后分三批实施90个试点项目,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因村施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镇委联动,搭好“发展平台”。如同庆镇对18个村(社区)全覆盖开展村级“三资”摸底,逐一分析归类为:示范村、潜力村、薄弱村,并逐村指导制定发展规划和增收方案,选树“壮大集体经济示范村”,以点带面,激发全镇各村促农增收的热情。三是村支部带动,用活“本土资源”。如同庆镇排塘村把集体经济“破零”难题作为提升组织力的关键之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建立“党支部+产业”发展模式,持续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把资源用“活”:申请试点项目专项资金50万元,发动乡贤捐款12万元,回收党群服务中心后面平方米搁置多年的“空荒地”,通过回填废水潭、建围墙、地面硬底化等,把“空荒地”建成招商引资的“聚宝盆”。目前,排塘村共有1处厂房、1个池塘出租,可增加年收益7.6万元。
通讯员李丽霞陈高强羊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