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二十不惑王薇生在不幸,活得不幸,才是
TUhjnbcbe - 2025/2/15 10:45:00

像我这种都是看“复古”电视电影的人,经常都不能与时俱进地跟上大家的热点话题,以至于在聊天的时候,经常搭不上话,为了弥补这种沟通代沟,前几天立马开始刷《二十不惑》这部大热剧。

-01-

大家都说这部剧拍得很真实,代入感很强,没想到,它第一集的借钱桥段就让我的三观碎了一地...

贫困生王薇,助学金补助有元,却偏偏整天把“我穷,我自卑,我不幸”等话语挂在嘴边,利用同情心,利用网络舆论,光明正大地欠钱不还。

“我既没有背景,也没有人脉,就只想要一套好衣服,一双好鞋子,被公平地对待一次,你们这些穿名牌鞋的人,你们生下来就有好的运气,让给我一次又怎么了?”

Wow~鼓掌!为这种「我穷我有理」不要脸的人鼓掌。

从她的这段话语中可以看出,她对于自己的贫困生身份,有着强烈的自卑感,而她认为,这是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不幸,但她又很自豪,因为聪明的自己,懂得利用这种劣势的背景,来进行道德绑架。

即便别人名牌加身,即便别人零用钱十几万,为什么要让给你,又凭什么要让给你?就凭人家有钱吗?人家有钱也不是你给的,也不是你帮赚的,关你屁事?

更何况把钱借给她的姜小果,背景也只是比贫困生好一些的普通家庭而已。

就单单从“让给我一次又怎么了?”这句话就可以表现出,王薇无法正视别人比她有钱的人生。她会常常陷入与别人比较的痛苦中,然后持续地让自己继续卑微,持续地以「我穷,你们就要让我」的心态生活。

而她这种可怜的姿态,全是自己在人生中选择了「不幸」这个选项,她认为自己既然生在不幸,那么也得活得不幸,才是对不幸的最好诠释。

姜小果说,“你要真想公平,你就用自己的钱,买鞋买衣服,把特许金融分析师给考下来。”

是的,如果她真想改变,离开这种不幸的生活,就应该去做出行动,而不是靠穿着光鲜亮丽的套装,去填补自己虚荣的内心;更不是利用自己可怜的背景,可怜的姿态,去要求别人让给她。

她口中所谓的不幸人生,只是她自己主观地去选择,不去改变。

其实她就是害怕,害怕前路未卜的改变,害怕自己做出改变后会失败,会变得更加不幸,所以选择停留在当前的“不幸”,起码出现状况时,能根据历年的经验去做出应对,而不是去面对,难以预测的新未来。

由此可见,她振振有词的可怜、不幸,其实都是出自于她自己“没有勇气去幸福”的心态作祟,而得来的结果。

她的卑微,她的可怜,她的不幸,全都是由她自己主动选择出来的生活方式。

起码在自怜自艾的时候,她还有籍口可以去鄙视“生下来就好运气的人”。

-02-

对比起王薇这种所谓的不幸,陈晓婷的经历才是真正的不幸。

她9岁时患上了视网膜母细胞瘤,不得不把右眼给摘除掉,为了看起来不那么奇异,从小就只能用刘海来遮住空荡荡的右眼窝。

但她并不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卑微的。

“即使右眼因病被摘除掉,我一只眼睛也可以做得很好。”这是她给自己立下的誓言。

她也不是口头说说这些话就算,而是真的努力去生活,去学习,去参加各种活动,成绩也一直是名列前茅。

经过努力,最后她还达成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她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化州的一个偏远乡村当支教,把自己学到的所有新知识,一同带到这个偏远的乡村课堂。

有网友建议她,其实她的这种情况可以稍微地卖惨一下,博取大家的同情。

而陈晓婷认为自己并不惨,不需要同情,“虽然自己是比平常人少了一只眼睛,但从来没有自卑过,只是视力没有平常人的好,但其他方面并不会比大家差!”

剧里的王薇对比起陈晓婷,简直是太幸福了吧,她认为自己的不幸,只是因为家庭贫穷;而陈晓婷要面对的,却是小小年纪就得重新去适应,这种失掉一只眼睛的生活。

两人拥有各自的“不幸”,过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对于陈晓婷而言,为梦想拼搏一点儿也不痛苦,她不为自己害怕失败寻找籍口,只要行动过,努力过,哪怕失败了,从中也可以有所收获。

而王薇,嘴里说着想要改变,想要摆脱不幸,但她自己却连迈出前进脚步的勇气都没有,只能自怨自艾地活在不幸里,过着她那需要别人可怜的人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十不惑王薇生在不幸,活得不幸,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