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碧道绕新村,绿水系乡愁原来茂名治理后的
TUhjnbcbe - 2025/7/18 20:53:00
                            

昨日,

年信宜市“壮丽70年碧道生态行”活动

在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举行

万名群众打卡锦江画廊碧道

感受绿城茂名气质

你在现场吗?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水环境治理为切入点,以“万里碧道”建设为契机,以防灾减灾、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我市年度42宗项目基本完工,已治理河长公里,占治理任务97.11%;年度37宗项目已全部通过合规性审查和技术审查,其中,13宗已动工建设,19宗完成了招标。

充满诗意的碧道。

茂名水系发达、河湖众多,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的河流82条公里,纳入全省中小河流治理(二期)-年治理项目共79宗.7公里。早在全省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开展之初,我市便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中小河流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化州市石湾街道博带村通过科学规划,铺路、修水塘、治理河流、建球场,从一个脏乱差的落后村庄发展成为茂名市的“美丽乡村”。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丘立贺摄

自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每季度召开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现场会,通过“走、听、看、想、比”方式,营造赶超氛围,倒逼责任落实。市委常委会、市委书记专题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不定期研究解决全市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始终坚持一把手亲自挂帅,高位推进中小河流治理。

■我市坚持综合治理原则,统筹推进护岸防洪、截污治污、绿化造景及恢复生态等内容。

通过种植和保护红树林,电白区水东湾变得越来越美。

共青河林头镇新圩段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茂名日报记者甘杨松摄

改造后的林头镇共青河成为一道田园风景线。

治理成效…

河流治理与河长制相结合,打造河畅水清、堤固岸绿的城乡河道。实行“一河一策”,集中治理河湖管护的突出问题。今年前三季度,市县镇三级河长累计巡河次,发现问题个,发出河长令或督办令次,落实整改问题个,清理河流公里、湖泊水库70平方公里,清理水浮莲及水面垃圾10.5万吨,整治入河排污口个,有效守护了碧水清流。与“万里碧道”建设相结合,打造特色浓郁、绿意盎然的生态廊道。省级试点信宜“万里碧道”项目规划建设77.6公里,结合镇隆古城新农村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粤西生态脉络。

茂南区、化州市也已分别规划建设碧水绿道11公里、28公里。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打造绿水绕村、生态良好的水乡风光。

小东江支流白沙河合水村段治理换新貌。

改造后的茂南区金塘镇桂花河低山段河畅水清景观怡人。

电白结合县域副中心“一河两岸”建设,在治理沙琅江观青段河道的同时,沿河岸建设亲水生态公园,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美丽的水利风景线。

两岸景色优美的沙琅江

化州将中小河流治理融入蒲山村新农村建设,打造了廊桥遗梦等景点,当选年市十大美丽旅游乡村。

■我市通过强有力措施,中小河流治理成效显著。河畅岸固成常态,水安全更有保障。

治理成效…

年,全市河道堤防在多次洪水袭击下无一垮堤出险,受浸农田面积和受灾人口均比往年明显减少。特别是信宜、高州北部山区,历来是我市“雨窝”,经过治理后,行洪能力大大提升,高州新垌河安山段在年经受住了20年一遇的洪水考验,结束了洪水淹浸街道的历史。水清景美见成效,水环境更加优良。

主要河流和水体水质稳步提升,小东江石碧国考断面水质从劣V类转为IV类,成为全省9个被省挂牌督办的国考断面中唯一达标的河流;今年1-9月,我市7个考核断面中有6个达到优良,水质优良比例为85.7%。人水相亲成时尚,水生态更加和谐。成功打造了茂南合水河、电白龙记河、高州南塘河、信宜北逻河、化州石滩河等一批河流治理,描绘了一幅兴水惠民、防洪减灾的美丽画卷,初步建立起山、水、绿、城与人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形成全民管水、治水、护水的和谐格局。

白沙河治理后,合水村面貌一新。

经过整治后的林头镇龙记河焕然一新,图为航拍林头镇龙记河。茂名日报记者闵灿摄

治理后的南塘河水清岸绿。

“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

一起来点赞!

茂小布推荐

许志晖点赞!打造乡村振兴茂名样板,让碧道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富民大道

刚刚,万人打卡锦江画廊碧道,感受绿城茂名气质!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邓义深通讯员吕岳伟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丘立贺黄信涛甘杨松闵灿等

茂名发布编辑部

原标题:《碧道绕新村,绿水系乡愁!原来茂名治理后的河流是这么美!》

1
查看完整版本: 碧道绕新村,绿水系乡愁原来茂名治理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