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有清一朝,汉族和其它各族人民一直在坚持反清斗争,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不计其数。而在两广地区,除了太平天国起义的同时,还有天地会起义,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次数极多,持续时间长达数百年,最终导致清朝覆灭。而在天地会起义领袖中,有这么一位老人,其身世和死亡都充满争议,众说纷纭,他就是陈金釭。
大洪国遗址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陈金釭生于年,是佛山市三水区人,从小家境贫寒,给人放牛,后来在一个木匠铺做学徒,秘密组织天地会。因为为人豪侠仗义,被称为阿泽大哥。年,即咸丰四年,发动起义,转战广东、广西、湖南等地,还建立了一个政权,叫大洪国,于年被叛徒郑金杀害。
不过,网上许多资料却提供了另一种说法。
大洪国遗址按照陈金釭后人陈芳寄先生所出示的家史资料来看,陈金原名陈金江,陈四,因为家穷,经常捡别人扔下的烂木屐穿,人们戏称他为“烂屐四”,后来他也就改名“陈屐四”。陈金江也并非佛山人,而是惠州博罗县人。陈氏后人曾在柏塘镇洋景坑村找到祖坟,查阅祖谱发现,陈金江曾在此地战斗过。
百度百科显示,惠州博罗县确实有一个叫陈四的人,生于年,即乾隆四十六年。嘉庆七年,即年,21岁的陈四在洋景镇发动过起义,还曾攻打过惠州府、龙门、博罗等县。同年中秋节,两广总督罗吉庆、提督孙全谋带领五千清军前来围剿,起义军苦战数月,终因孤立无援,寡不敌众,阵亡多人,被迫撤出洋景。
大洪国遗址后来,起义军又转移至罗浮山与增城、龙门交界处,与清军遭遇,损失惨重,退守罗浮山,想东山再起,被俘虏,在增城流杯洞遭到杀害。
不过,根据陈家后人提供的资料显示,陈四当时并没有死,而是隐姓埋名,先后逃到了英德的大湾、浛洸,阳山的青莲,以及连州的同冠、枫树脚、田等地,最后来到了三水范湖圩清湖村时,他才改名“陈金江”或陈金釭,投靠木匠铺,用于掩护身份,并再次成立天地会组织“全胜堂,”用来发展会众,积蓄反清力量。
大洪国遗址陈四逃走后,陈氏家族遭清朝血腥报复,67堂兄弟几乎被屠杀殆尽,也因此被称为家族罪人。
在躲藏了五十多年后,到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而广东省内的天地会也纷纷起事,称为洪兵起义。年,何禄在东莞石龙圩发动起义,陈开在佛山起义,陈文茂在广州起义。同年,已七十多岁的陈金江也在三水发动起义,因为屡战屡胜,各路义军推举他为总统领。各路义军围攻广州城,受到清军和外国列强的打击,义军失败,分散转移。李文茂、陈开等进入广西,后来建立大成国。何六、陈金江则进入粤北,于年进入湖南,占领郴州等地,声势浩大。
大洪国遗址不过,在年初,在清军王部的围攻下,郴州失守,义军南撤,何禄牺牲,陈金江又回到了广东。
到了年8月,陈金江率5万人渡过滨江,冒雨夺取了怀集县凤岗堡,三天后占领怀集县城,成立了大洪国,自称兴南王。年(一说年),大洪国迁都广东信宜,选择了学署作为王宫,县署作元帅府。
到了同治二年,即年,陈金江率军远征,相继攻下茂名、化州、电白、阳春、开建、封川、信都、贺县、富川、平乐、中山等粤西重镇,兵力所及,势不可挡。
清军节节败退,蒋益澧所率领的湘军前来镇压,又被陈金江击败。
不过,就像太平天国一样,大洪国壮大的同时,内部开始内讧,部下郑金被清军收买,叛变。年九月五日,在郑金部的配合下,黄塘军营及屯粮所被清军攻占。十五日,郑金率部投降,大洪国都城信宜被攻克,陈金江则下落不明。史载其被郑金杀害。但陈氏家史显示,在大洪国都城信宜失守后,陈金江曾率余众继续战斗,后来见东山再起无望,就将兵权交给了与自己一同起义的李福佑,自己则回到了连州龙潭田村的家中,改名为“兴财。”
年,即在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83岁的陈金江也郁郁而终。
出生于乾隆年间的陈金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位皇帝,从博罗起兵到大洪国失败,先后同清朝战斗达六十二年之久。其传奇的一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也让人感动。
不过,对于陈金江的生平故事,疑点也颇多。
一、大洪国的陈金江是否就是在博罗起义失败的陈四,两次起义,以及陈四和陈金江的的牺牲也都有历史记载,他是如何假死后,逃过官方的耳目的?
二、三水县当地史料中为何记载陈金江年生于三水,还记载了其从小长大的经历?陈家后人的陈述和史料记载哪个更可靠?
三、首次起义失败,躲藏了半生,到古稀之年,本可以寿终正寝,陈金江为何选择再次起义?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有能力转战数省近十年吗?
(本文参考了网上流传的各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