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4期
专题研究:语言景观
刘慧
暨南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外华语与华文教学、社会语言学。
城中村语言景观与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
以广州石牌村为例
刘慧
(暨南大学 华文学院/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
提要
本文运用景观民族志的方法,考察了广州规模最大的城中村——石牌村清末民初的历史传统语言景观及当代的语言景观,分析了该村当代语言景观所反映出的外来农民工阶层的社会方言特征,以及语言景观与外来农民工多重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石牌村语言景观与外来农民工对本土的语言文化身份认同以及对家乡的地域身份认同具有同构关系,但外来农民工对所居住的大城市和城中村的地域身份认同感很低。文章分析了其动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石牌村;语言景观;景观民族志;外来农民工;身份认同
年石牌村鸟瞰图
一、身份认同与语言景观
“身份认同”体现了特定时空背景下,人与社会的互动及其结果,反映了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对所属群体的认知、对所伴随情感的体验及行为模式等的整合的心理历程(张淑华,李海莹,刘芳)。人作为复杂的个体,其身份认同往往是动态的、多重的(董洁;郭熙;*行)。从阶层、地域、族群、语言使用等不同的社会因素视角出发,身份认同可以划分为阶层身份认同、地域身份认同、族群身份认同、语言身份认同等多种类型。在综合前人对身份认同定义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我们将“身份认同”界定为个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阶层、地域、民族、国家等多重社会身份的感知,以及对不同类型身份的认可度及接受度。
语言如何反映并影响身份认同,语言如何建构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建构并维持身份认同,是语言认同研究领域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