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小学差异教学研究成果
精彩亮相首届基础教育论坛
12月5日,中国首届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学学会第三十三次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邀请了历届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六项成果作推广发言。天长小学差异教学研究成果受邀在大会主论坛上作成果报告。随着楼朝辉校长和虞佳老师的报告结束,主会场——江苏大剧院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楼朝辉校长的报告分别从差异教学研究的历程,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研究今后的设想等三大方面,系统介绍了天长小学五任校长三十年始终一贯坚持的差异教育研究。
年,天长小学开始“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这个实验后被评价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四大模式之一”,成果曾获得首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在“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取得重大成功面前,天长小学清醒地认识到:整体的发展水平其实是基于一般情况下的常模发展,容易忽视每一个孩子基于他本身的个性的、独特的发展,容易使一些孩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由此开启“差异教学”研究——
尊重学生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年,天长小学开始“差异教学”的实践探索。年,杭州市天长小学、杭州大学教育系综合实验组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差异教育”实验的理论构想》,提出完整的实验框架。
适宜学生差异的学习内容拓展。天长小学在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采用大小课程、长短课时、必修选修等方式架构课程。,年1月,在全国率先取消“三好学生”称号,改评“全能生”、“特长生”,改革小学生素质评价。
基于交往的差异主体范式转换。拓展差异教学的边界,从面对差异提供选择,到共享差异进行交往,实现差异教学主体范式转换,由师生单向对话走向师生、生生等多主体多向对话,逐渐找到了一条班级授课制下实施差异教学的路径。
顺应差异的学习策略生态系统构建。年,开始研究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重点通过研究整合、协调学校差异教学各系统,引入大数据支持教学实施和评价,梳理差异教学各系统的生态建构,充分体现差异教学的开放性、整体性、动态性特征。
如何发现学生差异和潜能?如何提供学生成长路径?如何促进个人精准匹配学习策略?差异教学建立在一系列运行机制基础上。
首先是建立学生整体素质结构由原杭州大学教育系专家等研制《小学生个体差异情况调查表》,从品德、智能、身心健康、审美创造、劳动准备五个方面列出28项要素,形成学生个体差异雷达图。
其次是读懂儿童,发现学生潜能。天长小学每位老师面对有差异的学生,都能熟练运用教学观察、教学会诊、量表评估、视频分析等工具。班级会诊制坚持了三十年,形成对儿童差异的多元认识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敏感,最大限度突破学科教育的弊端。
再次是利用交往丰富学生成长路径。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实践看,还是从理论看,伙伴都是很重要的教育交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跨班展示”、“小先生”制、“顾问”制、伙伴节等系列活动,通过“交往”丰富学生的学习榜样。
同时精准匹配学习策略。差异教学依据和学生差异的匹配,选择灵活多元的教学样态,形成针对学生四大差异领域匹配的教学策略系统,是差异教学实施的关键。
差异教学可以上溯到多年前孔子的“因材施教”学说,但差异教学知易行难,关键的研究创新促进了天长小学差异教学的深入。
两级循环:从小学会选择。学校把1-3年级作为一级循环活动,让每个学生轮流广泛接触各种兴趣活动,以发现兴趣、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真正优势所在。4-6年级作为二级循环活动,以发展兴趣的优势为主要目的,让学生有所选择地参加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
玩出名堂:活动历练育人。活动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学校提倡“学得扎实,玩出名堂”,很多实践在教育界开了先河:上街查找错别字,上街卖报,给市长伯伯写信,大年三十“红苹果”行动,“我和西湖”综合实践,国际游学……很多实践已被不同的学校借鉴发展。
第十名现象: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年10月28日,《钱江晚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题为《耐人寻味的第十名现象》,报道天长小学班主任周武老师关于学校87届到97届多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前三名之后,第十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成长为“栋梁型”人才,引发全社会关于分数和成才的大讨论。年9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周武老师《第十名现象》专题片。
天长几十年一直坚持直面孩子的差异,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担当,更是每天坚持不懈的行动:将近30年的时间里,几乎全校教师都参与了课题组的研究,核心组成员就有近20人。近5年中,课题组先后讨论、会商50余次,访谈老教师数十人,累计形成的文字60余万,教师出版“差异教学丛书”专著共计18本,从不同维度总结了学校差异教学的成果,在研究中工作已成为学校教师教育生活的常态。
差异教学研究一直伴随着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回应学生的成长:如何推动差异教学影响因素对学生作用的研究?如何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寻找更加科学的丰富的发现学生差异的工具?如何从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课程机制、活动机制、信息环境等构筑完善的支持系统,更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仰之弥高,其志弥坚,差异教育,不是在教育学生,而是提供属于每个学生的教育。
楼朝辉校长报告之后,虞佳老师为与会者讲述了天长小学在差异教育研究中的几则经典故事:陆*芳老师的课堂DV追踪记录,马迎春老师的观察童话,优秀校友钱锡青的“美术日记”,全体科任教师的班级会诊制度……这些故事生动地体现了天长教师在差异教育研究中的创新力创造力,收获了现场一片掌声。
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纷纷赞扬了天长小学差异教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尹后庆、成尚荣、周洪宇、杨银付等中国教育学会领导对天长团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李*涛、马宏、王欢等专家与天长团队进行深入交流。
(与尹后庆副会长合影)
(与北京史家小学王欢校长、巴蜀小学马宏校长合影)
(与周洪宇老师、李*涛老师合影)
据悉,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推广活动即将正式开始。已经有四个省市的有关单位申请推广天长小学差异教学成果。本月,推广对接会即将在北京召开。
我们相信,随着差异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差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也必将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作出她应有的贡献。
编辑丨吴淑津
杭州市天长小学
开发潜能发展个性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
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